星期一, 9月 19, 2005

先知先覺或烏鴉嘴?

有的人看到別人作事的態度,就大概知道會有什麼結果,若結果是不好的話,往往被說成是烏鴉嘴。但,真的是這麼鐵口直斷嗎?春秋戰國時的士大夫,通常都有一種本領,見某人所作所為,即可斷定其吉凶禍福,何故?視其是否合乎天心而定,所謂「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」,古代聖賢能「見微知著」,由細微處的徵兆,即可推知未來的結果,不論好壞與否。
所以,當我們說別人是烏鴉嘴時,是否該自省有欠公允?或許別人已經看出端倪而好意提醒,但我們卻故意聽而不聞,視而不見,等到承擔自造的後果時,卻又埋怨不已。
是先知先覺?或是烏鴉嘴?或許,我們要多多參詳才是。

「善」解人意

一般說善解人意是指懂得別人心中的想法,但或可有另一種說法,即用善意的想法去解釋別人加諸於我們的言語或行為,也能說是以正面、光明的態度去面對各種人事物。佛家常說「善哉!」,即是對人以善念出發的一種肯定。 譬如在職場中,主管對我們有多加責難與要求,一般人直覺會認為自己可能身列黑名單當中,但若能「轉念」,以有句話說「朽木不可雕也」來看,其實是主管對我們愛之深、責之切,若真不能成材,主管大概也不會交付我們重任,這可視為是要成就我們個人的過程。 善念能感召善因緣,我們的心念就像電波一樣,和我們頻率相近的就會引起共嗚,「人有善念,天必從之」,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多發出善意的電波,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效果的。

在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之前是「知止」的功夫

  有句話說: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」,但是知道要休息、何時休息,似乎就不容易了。   以文章來說,蘇軾自云作文如行雲流水,止於所不可不止,這是一種知道何時該結束文章的功夫,若該結束不結束,只會變得冗長無味,以演戲來說就是「歹戲拖棚」。以職場來說,現代人為了三餐溫飽不得不努力工作之餘,是否曾想過自己的目標是否已達成,或者已不知為何工作、為誰工作,而身、心皆陷於無盡的工作堆中?以開車來說,踩油門很簡單,但是知道要踩煞車、何時該踩煞車,就又是一項功夫了,塞車時若你已經在你要走的車道排隊很久了,別人硬要插進來,你會踩煞車讓他嗎?   古人的智慧很值得我們借鏡,在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之前,要先「知止」,在心性的修煉上心不妄動,也可說是「忍」,在心頭上插一把刀,別人的稱、譏、毀、譽是否於我們都如身外風而不為所動,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一眛的忍讓也不對,所以六度波羅密中首推智慧,因為「沒有智慧的忍辱是姑息」。中庸提到「喜、怒、哀、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」,所以致中和就是有節度的情緒,而能喜而不過、怒而不憤、哀而不傷、樂而不淫。   所以,大學提到「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而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」,可以是「一本散萬殊」般,應用在很多方面。這是自己一些心得,跟大家分享。

中和作用

在物理上有所謂中和作用,例如將酸鹼值較低的加入酸鹼值較高的,最後就會變成中性的。其實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常在作中和的事,像有人因為某件事爭執不下時,我們通常會出面來緩頰,這樣也算是行中和作用。那心的中和作用要怎麼作呢?中庸提到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,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,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」意思是人有情緒是正常的,但情緒的舒發必須有所節制,才能讓周遭人事物都能平和,所以要行心的中和作用,要作到「喜而不過、怒而不憤、哀而不傷、樂而不淫」,喜悅的心不要太狂,嗔怒的心不要變成憤恨,悲哀的心不要太過而傷,快樂的心不要太過而變成淫亂,好比先取一個「中」點,然後不論往任何方向都是一樣的距離(發而皆中節,有所節度),把另一端的點都連起來,自然就可畫成一個圓了,這樣才能讓心常保平和,自然也能讓別人感到很自在了。

小心!

今天聽到一段話,貼上來供大家參考。 小心自己的心念變成言語;小心自己的言語變成行動;小心自己的行動變成習慣;小心自己的習慣變成個性,小心自己的個性變成命運。 其實程式好改、嗜好易改,最難改變的是自己的心念、心態,所以有句話說:「最大的敵人是自己」,所以一切要從心下手,遇挫折會轉念,「心寬天地寬」,心念能鑽牛角尖,心念也能廣大充塞三千大千世界。所以要時時注意、謹慎自己的心念,否則「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」-要「小」心。

星期六, 9月 03, 2005

歡迎光臨

從google首頁看到可以建立個人的blog,就連過來玩玩看,希望大家有新消息或任何訊息要提供時,都能來這邊發佈,也歡迎大家有空上來看看.